close




為消費者把關 化妝品GMP認證上路


(優活健康網2012.05.28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隨著消費習慣改變與流行趨勢變化,使用化妝保養品的年齡層與性別範圍逐漸擴大,連帶也使化妝保養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張。為提升國內化妝品產業品質水準與形象,行政院已於日前發布「化妝品優良製造規範實施要點」,正式宣告國內化妝品產業GMP認證機制上路。


積極協助國內產業建構化妝品的GMP認證機制,期望藉此由製造端改善產品的生產品質,增加國內化妝保養品的外銷機會,創造產值及就業人口之外,亦將有助改善產業整體形象,提升技術與產品的水準。


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告,通過查核名單及申請劑型、數量目前為止,計有22家廠商通過化粧品GMP驗證並取得衛生署核發之自願性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證明書,在我國化妝品查驗登記相關規定中,化妝品管理分為兩類,一為含藥化妝品,一為一般化妝品。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GMP雖屬自願性,但透過國內化妝保養品的GMP認證機制,未來不僅能為消費者購買國內化妝品增添更多保障,也將增進化妝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

政府輔導不力/台灣化妝品 GMP腳步慢
自由 更新日期:"2010/08/29 04:11"
〔記者楊久瑩、林毅璋、楊雅民/台北報導〕「小姐,你們店裏有沒有賣GMP的化妝品?」記者走訪了屈臣氏和康是美等藥妝店,得到的答案幾乎全都是:「什麼是GMP化妝品?抱歉,不清楚!」
疏於推廣 消費者、通路不清楚
有數百家分店的屈臣氏和康是美藥妝連鎖店表示,目前化妝品供貨廠商和消費者對GMP認證的化妝品,認同度都不是很高,所以門市並未特別選購有GMP認證的化妝品販售。
台灣化妝品GMP產業發展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鍾興春嘆氣說,台灣消費者很清楚食品及藥品有GMP認證,卻不知道化妝品也有GMP,主要是廠商不積極,通路 亦不注意,政府更沒有像韓國那樣全力輔導台灣化妝生技業,再加上ECFA早收清單讓台灣化妝品業者雪上加霜,業者明天將齊聚一堂,抗議馬政府ECFA化妝 品談判不對等,國內GMP化妝品推動不利。
鍾興春指出,推動GMP的真正受益者是全體消費者,有了GMP認證,消費者就不會錯買地下工廠所製造的化妝品,也不用擔心是否過了使用日期還上架販售;有了GMP認證,國內化妝品才有出口契機。
近兩年來 僅有9家業者領證
鍾興春亦提醒,東協已於去年十二月強制實施化妝品GMP,歐盟也計畫於二○一三年全面推動,中國今年更從廣州先行試辦,全台灣有五百家化妝品工廠,雖以代 工外銷為主,一年有三百億業績,近兩年來卻僅詠麗、寶齡富錦、台塑生醫、和康、伯慶、瑩佳、資生堂、花王、德林生技等九家業者領證。如果未能積極推動 GMP,台灣業者將很快喪失國際競爭力。
工業局官員強調,國人應關心的是「業者能不能通過認證」,而非「有多少業者拿到認證」。台灣化妝品產業因為體質不良,人員素質及生產過程的要求都有再向上提升的必要,「這才是只有少數廠商通過認證的關鍵」。
ECFA談判不對等 業者要抗議
鍾興春另外亦批評政府對業者保障太不用心,因為中國高關稅、耗時的批文、高額的檢驗費用三大關卡,早卡死了台灣的化妝品業;台灣卻對中國的化妝品大開方便 之門,給予六十七項零關稅,簡直就要逼得化妝品產業改到對岸設廠,ECFA之後,台灣又開放六項化妝成品關稅降到零,中國則只開放一項洗劑,明顯失衡。
他指出,made in China的化妝品用各種不同名義進入台灣,made in Taiwan卻面臨大陸不平等的高關稅打壓,扼殺了產業的競爭力。業者不奢求「讓利」,但起碼要求「對等」!
工業局官員表示,政府在進行ECFA的早收清單談判前,都有請每個產業的公協會發表意見,但化妝品業者始終沒有提出任何主張,且化妝品本來列入早收清單的 機率就不高。國貿局則表示,在未來ECFA的商品貿易談判進行前,業者可以以公協會的名義提出主張,會納入整體談判考量。



縱合上述的內容,在這產業接觸的有GMP廠、ISO廠也有僅只有ISO9001廠工廠更甚這些都沒有而僅有一張工廠登記證,站在消費者端要信任一個新品牌當然得先從是否為GMP廠著手,但說真話,在這產業中,制度與產品品質無法畫上等號,RD的專業配合現場工作人員雖說有許多的表單去規定,但錯誤仍一直發生。台灣這產業要達到國際化標準真的還須要一些人以及時間, 就我們目前配合的廠商GMP的不下十間 ,然而出狀況的卻是好幾間GMP廠。


很多GMP廠有了証照,但公司內部體制及R&D的專業提升卻很落後.


在外人看GMP很優,一旦配合了,才知哇~給我的產品問題一堆.甚選廠商,是我們的責任.


讓客戶能無懼商品的暇疵更是我們該把關的地方.


但話說回來. 在台灣,保養品算是中小企業,為了一個GMP,花費的人力、物力、時間,至少也要花個百萬,但想想一旦成了GMP廠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把這百萬賺回,政府有一個想法但配套措施卻嚴重不足,在這產業看到興起也看到衰落。在整體而言台灣的開發與大陸相較的確有他的競爭優勢(企業們爭氣的地方),但面對關稅問題卻也是我們的弱勢,而這是政府可以幫忙卻無法伸手的部份。期待,未來MIT的保養品能向世界邁步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妝人才與營銷 的頭像
    美妝人才與營銷

    自然楓化妝品人力銀行

    美妝人才與營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