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接到一通『客訴』電話,主要是在抱怨一、業務專業度。二、產品原料暇疵。
以我們在做B to B的市場而言要接到客訴電話是很難的,因為每位負責的業務同仁都有專責在處理。以顧客=Money而言,誰會和Money過不去呢?
客戶的問題是明明下單的是乳霜(會流動的霜體),送過來的卻是霜(不流動的霜體)。業務還一直和他溝通黏度問題。這樣就是溝通不良。
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接到這位客戶的客訴問題,我一直在思考,和客戶合作已七、八年的時間,客戶窗口也一直沒有更動,但為何這兩年就已出現這樣的問題,針對產品面而言的確公司提供的樣品出問題,面對業務也是公司該檢討的地方。
今天針對原料的部份做一個說明:
霜體的軟硬度一般我們會有幾個方式來測出標準值。
1. 在外觀上,外觀流動性與不流動性的差別。
2. 內容物黏度特性:測出兩者間的差異。以這批產品與上一批產品年度差異在4000cps內,影響不大。但若以數質來看又扯出是否要在測時的狀況;
a. 測的時間是剛做完時或是以靜置一段時間。
b. 儀器是否有較正的問題,以致造成此狀況。
3. 製成時的外在溫度也是很重要的,會影想霜體的流動性。
4. 在配方上的使用,是否有疏失造成此一問題。這也是有可能的。
5. 手工充填與機器充填的差異。
6. 充填瓶器大小的不同。
碰到這樣的問題經過了解後,約一天與業務到客戶端做拜訪。
當然也是先道歉再向客戶說明本次問題的產生,並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這樣的狀況,雖本批沒有流動性但決不會影響品質。再來,若客戶真不能接受這批商品,那只好忍痛重做,並在客戶要求的時間提供出來。
這此的案子,讓我知道未來在開發商品的後端部份更應謹慎小心。